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

精神卫生

  • 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对伴有非自杀性自伤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

    李敏;任凯;栾悦;王婷婷;王海娜;尹斐;

    目的:探讨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对伴有非自杀性自伤(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NSSI行为、心理韧性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9月至2023年06月就诊于某医院门诊伴有NSSI行为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例。两组患者均服用盐酸舍曲林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焦点解决短程治疗6周。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结束时)及治疗结束12周后,采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评定问卷(ANSAQ)、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RSCA)、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进行评估。结果: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各变量组间效应(F=10.587,10.691,8.159,9.944;P<0.01)、时间效应(F=83.636,69.250,55.635,53.012;P<0.01)、分组×时间(F=85.822,70.924,51.613,58.083;P<0.01)交互效应显著。简单效应分析显示:研究组RSCA及积极应对方式评分均有所提升,而ANSAQ及消极应对方式评分有所下降,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F=67.037,56.665,95.654,60.486;P<0.01)。研究组治疗6周结束时及治疗结束12周后RSCA、积极应对量表评分均高于基线,而ANSAQ、消极应对量表评分低于基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6周结束时及治疗结束12周后RSCA、积极应对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而ANSAQ、消极应对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焦点解决短程治疗可能有助于改善伴有NSSI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心理弹性及NSSI行为。

    2024年04期 v.32 481-4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8K]
    [下载次数:7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 ]
  • 述情障碍对问题性手机使用的影响:自尊和主观幸福感的序列中介作用

    王亚楠;吴衣衣;曾成伟;王惠敏;张淑君;张斌;

    目的:探讨大学生述情障碍、自尊、主观幸福感和问题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及其内在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自尊量表、主观幸福感量表和智能手机成瘾量表简版对514名大学生施测。结果:(1)述情障碍、自尊、主观幸福感和问题性手机使用4个因素间存在显著相关(r=-0.25~0.54,P<0.01)。(2)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在述情障碍和手机成瘾间起序列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4,占总效应的22.22%。结论:述情障碍不仅可以直接作用于大学生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还可以通过自尊和主观幸福感对其问题性手机使用行为产生间接作用。

    2024年04期 v.32 486-4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3K]
    [下载次数:10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文丹凤;赵俊峰;

    目的:探究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对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压力知觉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父母自主支持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师范生职业认同感量表、压力知觉量表、父母自主支持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对某本科师范高校779名公费师范生进行调查。结果:(1)教师职业认同对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β=0.347,P<0.001);(2)压力知觉在教师职业认同和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4.79%;(3)父母自主支持在教师职业认同与生活满意度(β=0.013,P<0.01)、教师职业认同与压力知觉(β=-0.006,P<0.05)之间起调节作用,父母自主支持水平越低,教师职业认同对生活满意度和压力知觉影响越大。结论: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还可以通过压力知觉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且父母自主支持调节教师职业认同对生活满意度的直接预测作用及压力知觉在二者关系间中介作用的前半段路径。

    2024年04期 v.32 491-4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8K]
    [下载次数:15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家庭功能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生命意义与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效应

    袁玮玮;张兴慧;孟珂冰;徐芮;

    目的:探索家庭功能对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生命意义与心理韧性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功能量表(FAD)、生活满意度量表(SWLS)、生命意义感量表(C-MLQ)、心理韧性量表(CD-RISC)对63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家庭功能、生命意义感、心理韧性、生活满意度总均分两两之间均呈正相关;(2)中介模型检验表明,家庭功能可直接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直接效应量为0.47;心理韧性在家庭功能与生活满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量为0.35,且生命意义感-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也显著,中介效应量为0.14。结论:家庭功能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还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及生命意义和心理韧性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大学生生活满意度。

    2024年04期 v.32 498-5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4K]
    [下载次数:33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烟酸皮肤潮红反应用于抑郁症诊断的相关研究(综述)

    赵迎新;陈允恩;

    抑郁症是一种以显著而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和快感缺失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目前,由于抑郁症的高发病率、高自杀率、高复发率,如何准确有效的识别、干预抑郁症引起了重视。烟酸皮肤潮红测试是一种用于评估细胞膜中脂肪酸含量的简单方法;大量研究发现,抑郁症患者存在烟酸皮肤敏感度的显著降低,烟酸皮肤潮红反应钝化有望成为诊断抑郁症的辅助生物标志物。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重点对抑郁症中烟酸皮肤潮红反应的产生机制、检测方法以及研究进展3个方面展开论述,以挖掘该方法在辅助诊断抑郁中的价值,并期待能为今后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依据。

    2024年04期 v.32 503-5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3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主观幸福感稳定性的形成机制(综述)

    陈世民;王丽丽;

    稳定性是主观幸福感的一个重要特征。元分析表明生活满意度和情绪幸福具有不同的稳定程度。人格的稳定性、环境的稳定性和幸福的适应性是主观幸福感稳定性形成的重要基础。不同人格特质者具有不同的情感基线水平,其人际交往、兴趣活动、情绪调节等也具有相对稳定性,从而影响主观幸福感的稳定性。本文有助于全面地理解主观幸福感的稳定性。

    2024年04期 v.32 509-5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4K]
    [下载次数:13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正念分娩疗法对孕期抑郁障碍情绪、睡眠及产时疼痛的影响

    霍耀芳;胡雪英;于丽燕;狄亚琴;王策;李媛媛;严保平;

    目的:探索正念分娩疗法对孕期抑郁障碍患者情绪及对睡眠、产时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分娩的且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抑郁障碍诊断标准的孕妇14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正念分娩疗法组)和对照组(一般心理干预组)各70例。每周1次,每次45~60min进行心理干预,持续8周。于干预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对孕妇抑郁焦虑情绪、睡眠状况及各产程分娩疼痛程度进行评估。结果:干预组完成62例,对照组64例。干预后,研究组HAMD-17、AHM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6,2.973;P<0.05);干预后,研究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日间工作及PSQI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在生产时疼痛VAS评分比较,研究组第一、第二产程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5,2.041;P<0.05)。结论:正念分娩疗法有助于改善孕期抑郁障碍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减轻产时疼痛。

    2024年04期 v.32 514-5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1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硕士规培生临床共情对医患关系的影响机制:基于群际心理的视角

    李窈;马慕云;李瑞娟;王雨;杨官娥;

    目的:从群际心理的视角考察硕士规培生临床共情对医患关系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检验群际焦虑的中介效应及社会认同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社会认同问卷、杰弗逊医学生共情量表、群际焦虑量表、医患关系量表对481名临床医学专业型硕士规培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硕士规培生临床共情显著正向预测医患关系(β=0.35,95%CI=[0.27,0.42]);(2)群际焦虑在临床共情与医患关系中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37.5%;(3)该中介作用的后半段路径受到社会认同的调节作用(β=0.07,95%CI=[0.01,0.13])。具体表现为,高社会认同削弱了群际焦虑对医患关系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硕士规培生临床共情不仅能直接影响医患关系,而且会通过群际焦虑间接影响医患关系,且社会认同在中介模型的后半路径起调节作用。

    2024年04期 v.32 519-5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4K]
    [下载次数:4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心理与疾病

  • Heider平衡理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负担和健康行为的影响

    王杨;邹霜;李莉娟;陈武;

    目的:探讨基于Heider平衡理论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心理负担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10月某院收治的180例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干预,研究组采取Heider平衡理论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II)]、心理负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和干预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HPLP-Ⅱ量表人际关系、运动锻炼、自我实现、压力管理、健康责任、营养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t=3.557,4.430,3.695,3.250,3.060,3.388,8.774;P<0.05);干预后,两组SCL-90量表中抑郁、焦虑、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维度评分均下降(P<0.05),且研究组均低于对照组(t=-11.156,-10.197,-6.780,-6.016,-6.378,-5.941,-3.125,-9.000,-4.633,-5.778;P<0.05);干预后,两组自我管理能力量表中饮食、运动、药物、内瘘护理、体质量控制、规律透析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t=8.249,2.147,9.198,8.106,13.697,10.142,21.536;P<0.05);干预后,两组社交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和躯体症状及量表总分均升高(P<0.05),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t=4.956,8.523,4.907,6.191,11.964;P<0.05);实验组专业技能、沟通能力、病区管理、护理主动性及服务态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2.309,2.975,2.522,2.659,3.629;P<0.05)。结论:对血液透析患者给予Heider平衡理论干预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患者健康行为,还可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提升干预质量。

    2024年04期 v.32 525-5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0K]
    [下载次数:3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中医情志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徐海丽;刘杨;

    目的:探究中医情志干预对食管癌放疗患者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5月某院收治的8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情志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希望水平[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HHI)]、癌因性疲乏[Piper疲乏修订自评量表(RPFS)]、自护能力[自护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较低(t=-4.837,-4.004;P<0.001),HHI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高(t=5.050,6.441,5.260;P<0.001),RPF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低(t=-4.622,-5.683,-4.949,-5.013;P<0.001),ESCA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高(t=5.862,5.170,7.120,5.546;P<0.001),EORTC QLQ-C30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高(t=7.358,6.468,4.133,4.813,6.615;P<0.001)。结论:中医情志干预可明显改善食管癌放疗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希望水平,减轻癌因性疲乏,提高自护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2024年04期 v.32 531-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2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理信念替代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

    赵锴;徐鑫;马海燕;张伟;

    目的:分析合理信念替代疗法对冠心病患者心理弹性和自护能力的影响。方法:按照入院顺序将某院2021年8月-2022年8月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51,常规干预)和干预组(n=51,常规干预+合理信念替代疗法);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健康行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量表Ⅱ(HPLP-II)]、生活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CD-RISC量表坚韧、乐观、自强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升高(P<0.05),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t=4.371,5.404,3.883,6.574;P<0.05);干预后,两组ESCA量表中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责任感各维度得分及ESCA量表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t=7.252,3.908,5.848,5.643,10.496;P<0.05);干预后,两组HPLP-Ⅱ量表人际关系、运动锻炼、自我实现、压力管理、健康责任、营养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t=2.624,3.883,3.378,3.642,3.610,2.828;P<0.05);干预后,两组SAQ各维度评分均升高(P<0.05),且干预组心绞痛稳定状况、疾病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心绞痛发作频率、躯体受限程度五大维度评分较对照组高(t=2.122,2.340,3.699,2.976,2.766;P<0.05);两组满意度比较,干预组为96.08%,高于对照组的84.31%(χ~2=3.991,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合理信念替代疗法效果显著,可增强患者心理弹性,提高自护能力、健康行为水平和生活质量,获得较高的满意度。

    2024年04期 v.32 536-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3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抑郁症状与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关系

    曹凌云;张萍淑;元小冬;钱洪春;段丽琴;袁建新;

    目的:探讨多发腔隙性脑梗死(MLI)患者抑郁症状与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某院住院治疗的MLI患者277例,根据DSM-5卒中后抑郁症状的诊断标准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分为MLI抑郁症状(PSD)组和MLI无抑郁症状(NPSD)组。应用智能睡眠监测系统监测睡眠参数,评估睡眠-觉醒昼夜节律日间稳定性(IS)和昼夜变异性(IV);应用昼夜节律类型(CTI)量表评估睡眠-觉醒昼夜调节能力。比较两组基本临床特征、睡眠参数、昼夜节律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MLI患者抑郁症状与睡眠-觉醒昼夜节律的关系。结果:(1)PSD组年龄、NIHSS评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焦虑症状及梗死病灶位于额叶、颞叶、枕叶、丘脑、脑干的比例高于NPSD组(Z=-3.322,-2.897,χ~2=4.737,16.184,4.925,12.710,8.974,10.598,8.334;P<0.05);(2)PSD组IS、灵活性/刚性(CTI-FR)评分低于NPSD组,IV、困倦/活力(CTI-LV)评分高于NPSD组(Z=-3.255,-2.140,-2.489,-2.010,P<0.05);(3)PSD组夜间总睡眠时间(TST)、REM时间、REM%和夜间睡眠效率(SE)均低于NPSD组(Z=-3.511,t=-4.754,-3.768,Z=-4.904,P<0.05);PSD组入睡后清醒时间(WASO)、睡眠潜伏期(SL)及浅睡眠(LST)%高于NPSD组(Z=-2.817,-2.889,t=2.222,P<0.0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REM%(OR=0.910,95%CI=0.853~0.971)、夜间SE(OR=0.893,95%CI=0.821~0.972)、IS(OR=0.807,95%CI=0.662~0.984)、CTI-FR(OR=0.751,95%CI=0.588~0.958)、CTI-LV(OR=1.102,95%CI=1.012~1.200)与MLI患者抑郁症状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睡眠-觉醒昼夜节律与MLI抑郁症状密切相关,REM%、夜间SE、IS、CTI-FR降低或CTI-LV增高,MLI患者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性增高。

    2024年04期 v.32 542-5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52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控制论为导向的教育干预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王小燕;邱淑娴;陈皓宇;

    目的:探究控制论为导向的教育干预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性关节炎(KOA)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某院收治的86例行膝关节置换术的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控制论为导向的教育干预。比较两组情绪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量表(SDS)]、心理弹性[心理弹性量表(CD-RISC)]、自我效能[膝关节自我效能量表(K-SES)]、病情控制情况[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HSS)评分]及生活质量[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结果:干预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SAS评分和SDS评分明显较低(t=-5.102,-4.035;P<0.001),CD-RISC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高(t=4.024,7.182,7.096;P<0.001),K-SES量表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高(t=5.524,4.676,5.222,6.752;P<0.001),WOMAC评分明显较低(t=-4.467,P<0.001),HSS评分明显较高(t=6.834,P<0.001),SF-36各维度评分均明显较高(t=4.978,9.641,7.020,6.090,6.532,8.609,5.387,6.544;P<0.001)。结论:针对行膝关节置换术的KOA给予控制论为导向的教育干预,可改善患者情绪状态,增强心理弹性,提升自我效能,促进病情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2024年04期 v.32 548-5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3K]
    [下载次数:2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目标管理理论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心理负担和应对行为的影响

    张静;施梦丽;

    目的:分析目标管理理论干预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心理负担和应对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3月—2023年3月某院收治的80例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临床干预,干预组40例予以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心理负担、自我管理行为及应对方式,评价两组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后两组心理负担均减轻,且干预组的心理负担轻于对照组(Z=4.641,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管理行为量表中日常生活管理行为、疾病医学管理行为、情绪认知管理评分均高于对照组(t=4.410,4.660,6.267,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中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低于对照组(t=5.505,-5.625,P<0.05);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χ~2=4.501,P<0.05);干预后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6.819,8.072,6.848,3.684,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心衰患者施于目标管理理论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改善患者的应对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生活质量。

    2024年04期 v.32 553-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4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用多导睡眠图监测结果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睡眠障碍类型

    米唤金;刘斌;邓春颖;马原源;王雅楠;任伯;李世英;毛文静;

    目的:应用多导睡眠图监测(polysomnography, PSG)结果客观分析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 AIS)患者早期睡眠障碍特征,了解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睡眠障碍的类型,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住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96例,入院后3天内完成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评估患者睡眠情况,根据PSQI量表评分标准及结果分为睡眠障碍组(n=60)和非睡眠障碍组(n=36),两组患者均进行整夜PSG监测,记录相关数据。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PSG相关睡眠参数。结果:(1)两组之间睡眠进程参数比较,睡眠障碍组的总睡眠时间及REM潜伏期均低于非睡眠障碍组(t=7.168,7.658;P<0.05),而睡眠潜伏期明显高于非睡眠障碍组(t=-7.161,P<0.05);(2)两组之间睡眠质量参数比较,睡眠障碍组的觉醒次数及觉醒指数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t=-11.728,-7.766;P<0.05),而睡眠效率明显低于非睡眠障碍组(t=5.684,P<0.05);(3)两组之间睡眠结构参数比较,睡眠障碍组的N1期及N2期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t=-7.147,-8.485;P<0.05),而REM期及N3期低于非睡眠障碍组(t=9.624,9.842;P<0.05);(4)两组之间睡眠呼吸事件比较,睡眠障碍组的AHI、仰卧位AHI、低通气指数均高于非睡眠障碍组(t=-7.618,-10.086,-11.185;P<0.05),而LSaO2低于非睡眠障碍组(t=8.098,P<0.05)。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存在明显的睡眠进程异常、睡眠质量下降、睡眠结构紊乱及睡眠呼吸事件方面的异常。应用PSG正确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早期睡眠障碍的类型并进行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2024年04期 v.32 558-5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2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应激系统理论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情绪状态和心理弹性的影响

    周付娇;许雪;

    目的:分析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情绪状态和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于某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8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术后予以常规临床干预,研究组49例术后在此基础上予以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情绪状态、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主观幸福感及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研究组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t=-8.020,-10.104;P<0.05);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弹性量表(CD-RISC)中坚韧、自强、乐观评分高于对照组(t=6.887,8.137,7.658;P<0.05);干预后研究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中客观支持、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t=5.450,6.458,7.813;P<0.05);干预后研究组总体幸福感量表(GWS)中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心境、精力、对健康的担忧、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和紧张评分高于对照组(t=7.494,11.224,7.991,8.002,7.160,4.629;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生理、心理、社会关系及环境评分高于对照组(t=7.498,5.512,10.638,7.877;P<0.05)。结论:基于应激系统理论的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干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提升其心理弹性水平及社会支持水平,提高其主观幸福感及生存质量。

    2024年04期 v.32 562-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4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心理评估

  • 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人民获得感理论模型与量表编制

    邓彩艳;金盈楹;高舒雅;杨倩颖;刘伟方;王瑛琦;

    目的:旨在构建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人民获得感的理论模型并编制适合的获得感量表。方法:通过文献分析建构人民获得感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开放式问卷和专家咨询编制量表初测问卷题项,然后分别进行了初测和正式施测,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而验证理论模型的拟合度并确定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人民获得感的正式量表。结果:(1)本研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人民获得感的5个因子:经济获得感、政治获得感、社会获得感、文化获得感、生态获得感,累积解释总变异的65.008%;(2)正式量表包含5个维度30个题项,验证性因子分析表明,人民获得感五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良好(χ~2/df=2.93,P<0.001,TLI=0.923,CFI=0.930,RMSEA=0.057);(3)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957,5个维度的Cronbach's α分别为0.897、0.838、0.896、0.801、0.913,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4)量表各维度之间相关系数小于维度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各维度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又具有一致性,量表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结论:正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用来评估海南自贸港建设进程中人民的获得感,对提升人民获得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2024年04期 v.32 567-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6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职业心理

  • 新生代员工工作拖延行为对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

    李正东;韩圆圆;

    目的:基于自我分类理论与公平启发理论引入内部人身份感知和组织公平氛围,探讨新生代员工工作拖延行为影响知识共享意愿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工作拖延行为量表、内部人身份感知量表、知识共享意愿量表和组织公平量表对424名新生代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运用SPSS26.0和Mplus8.3软件验证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1)新生代员工工作拖延行为与知识共享意愿呈负相关关系(β=-0.576,P<0.001);(2)内部人身份感知在新生代员工工作拖延行为与知识共享意愿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88;(3)组织公平氛围在工作拖延行为与内部人身份感知之间发挥调节作用(β=0.112,P<0.05),且能调节工作拖延行为通过内部人身份感知对知识共享意愿的间接效应。结论:工作拖延行为经由内部人身份感知这一关键路径影响新生代员工知识共享意愿,而组织公平氛围能够适度缓和工作拖延行为对内部人身份感知和知识共享意愿的消极影响。

    2024年04期 v.32 575-5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0K]
    [下载次数:6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为何在职场“躺平”:挑战性压力与工作退缩行为的关系

    张晶;殷玉如;洪一丹;

    目的:有学者提出,职场“躺平”的表现与工作退缩行为的内涵相近。为了分析面对工作中的挑战,人们为什么没有化压力为动力而是表现为“躺平”这一问题。本研究选取工作退缩行为代表职场“躺平”行为,分析挑战性压力是如何与其建立连结的。方法:选取各行业的全职员工进行间隔1个月的测量,采用挑战性工作压力量表、情感反刍量表、问题解决反刍量表、主动性人格量表和工作退缩行为量表,共获取587份有效数据。结果:挑战性压力通过问题解决反刍负向预测工作退缩行为(B=-0.11,SE=0.05,95%CI[-0.206,-0.033]),通过情感反刍正向预测工作退缩行为(B=0.25,SE=0.08,95%CI[0.121,0.411])。主动性人格可以有效缓解挑战性压力与情感反刍间的连结(B=-0.14,SE=0.04,P<0.001)。结论:在面对工作挑战时,人们是否采取“躺平”的应对方式关键在于个体以何种方式反复思考压力。

    2024年04期 v.32 581-5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1K]
    [下载次数:1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儿童青少年心理

  • 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对脱贫家庭儿童社会流动信念的影响: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对中介作用

    凌宇;周雅婷;袁言云;尹霞云;

    目的:探讨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对脱贫家庭儿童的社会流动信念的影响及一般自我效能感的相对中介作用。方法:采用社会流动信念量表、主观家庭经济地位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645名脱贫家庭儿童进行调查。结果:(1)主观家庭经济地位、一般自我效能感与脱贫家庭儿童社会流动信念呈显著正相关(r=0.18,0.21;P<0.01);(2)主观家庭经济地位对脱贫家庭儿童社会流动信念的直接效应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的整体中介作用均显著,中介效应值是0.04;(3)一般自我效能感在两者间的相对中介作用显著,与中等组相比,高分组相对中介效应显著,相对中介效应值是0.08,低分组不显著。结论:主观家庭经济地位既可直接影响脱贫家庭儿童社会流动信念,也可通过一般自我效能感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社会流动信念,且在主观家庭经济地位高分组中还存在相对中介效应。

    2024年04期 v.32 587-5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0K]
    [下载次数:7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儿童攻击行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教师与同伴接纳的链式中介作用

    钟佑洁;李艳华;陈婉婷;

    目的:为了探讨儿童攻击行为对学业成绩的影响,本研究考察了教师接纳与同伴接纳在其中的链式中介作用,以及性别的调节作用。方法:通过同伴提名法测量四到六年级学生的攻击行为、教师接纳和同伴接纳,学业成绩由班主任填写,共获得有效样本656份。结果:男生攻击得分显著高于女生(t=-5.56,P<0.01),女生的同伴接纳显著高于男生(t=3.35,P<0.01);学业成绩、同伴接纳和教师接纳两两显著正相关(r=0.34~0.38,P<0.001),攻击与同伴接纳、教师接纳、学习成绩两两显著负相关(r=-0.20~-0.32,P<0.001);教师接纳、同伴接纳在攻击与学业成绩之间起着链式中介作用,总的中介效应占39.29%,其中性别未起到调节作用。结论:攻击行为对儿童学业成绩有预测效应,即包括攻击行为的直接效应,也包括教师和同伴接纳的间接效应。

    2024年04期 v.32 591-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7K]
    [下载次数:10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学生错失焦虑、自我损耗与手机成瘾的关系:基于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分析

    马丽云;杨振芳;

    目的:探讨大学生错失焦虑、自我损耗与手机成瘾的关系。方法:采用错失焦虑量表、自我损耗量表和手机成瘾量表,对1586名大学生进行团体施测,采用变量中心和个体中心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错失焦虑与手机成瘾、自我损耗显著正相关(r=0.59,0.44;P<0.01);自我损耗与手机成瘾显著正相关(r=0.62,P<0.01);(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错失焦虑不仅直接预测大学生手机成瘾(β=0.59,P<0.01),还通过自我损耗的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手机成瘾(β=0.39,P<0.01),中介效应占比33.90%;(3)对错失焦虑—自我损耗得分进行潜在剖面分析,可分为3种类别:低焦虑低损耗型(35.56%)、中等焦虑中等损耗型(51.14%)、高焦虑高损耗型(13.30%);3种潜在类别在手机成瘾上的得分具有显著差异(F=461.20,P<0.001)。结论:自我损耗在大学生错失焦虑与手机成瘾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错失焦虑—自我损耗存在显著的群体异质性,具有明显的分类特征且与手机成瘾关系密切。

    2024年04期 v.32 596-6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6K]
    [下载次数:23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感恩和学校联结在家庭功能与心理韧性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普高生和职高生的多群组分析

    赵文;王雨晴;王奕丹;刘斌;

    目的:探究普高生与职高生在心理韧性、家庭功能、学校联结与感恩及其关系上的差异。方法:使用问卷法对广东、甘肃1224名普通高一学生与693名职业高一学生进行调查,对数据进行结构方程模型与多群组路径分析。结果:(1)普高生在自强(t=5.98,P<0.001)与人物取向的感恩(t=4.95,P<0.001)上显著高于职高生,而在韧性维度(t=-2.09,P<0.05)与适应性维度(t=-3.84,P<0.001)上则显著低于职高生。(2)感恩和学校联结在家庭功能和心理韧性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的95%置信区间为[0.04,0.06],感恩和学校联结的链式中介效应成立。(3)根据嵌套模型比较的结果,结构系数相等模型与基线模型存在显著差异(Δχ~2=123.78,Δdf=12,P<0.001),两个群体的模型在系数上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普高生比职高生更自强,对他人更有感恩心;但职高生在韧性和家庭功能适应性上比普高生更胜一筹;家庭功能通过感恩与学校联结作用于个体的心理韧性,但家庭功能对职高生心理韧性的影响更大,感恩对普高生心理韧性的影响更大。研究为两个群体的韧性干预提供了实证证据。

    2024年04期 v.32 603-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13K]
    [下载次数:13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实习护生医学叙事和共情能力对人文关怀能力影响

    范晓婷;孙华昌;张海霞;

    目的:探究实习护生医学叙事能力、共情能力、人文关怀能力的路径关系,为实习护生能力的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使用医学叙事能力量表、人文关怀量表、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版)对山东省内5所三甲级医院的387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护生医学叙事能力、共情能力与人文关怀能力均呈正相关关系(r=0.799,0.623;P<0.01);医学叙事能力对人文关怀能力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766,P<0.01),共情能力对人文关怀能力有直接正向预测作用(β=0.623,P<0.01),共情能力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189,总效应值为0.95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之比为19.8%。结论:目前我国临床实习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水平较低,共情能力在实习护生医学叙事能力与人文关怀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2024年04期 v.32 610-6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7K]
    [下载次数:18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成长型思维对高职新生就业焦虑的影响:手机冷落行为的中介作用

    汤倩;彭苏浩;

    目的:探讨高职新生成长型思维、手机冷落行为以及就业焦虑之间的关系,并考察手机冷落行为在成长型思维与就业焦虑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以安徽省内1229名高职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成长型思维量表、手机冷落行为量表、大学生就业焦虑量表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高职新生成长型思维与就业焦虑呈显著负相关(r=-0.13,P<0.01),与手机冷落行为呈显著负相关(r=-0.16,P<0.01),手机冷落行为与就业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36,P<0.01)。中介分析表明,手机冷落行为在成长型思维与就业焦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41.67%。结论:成长型思维不仅直接影响高职新生就业焦虑,也可以通过降低手机冷落行为水平间接影响个体的就业焦虑。

    2024年04期 v.32 616-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9K]
    [下载次数:17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人格特质在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与健康生活素养中的调节效应

    王思积;王逸冰;陈九;李林;

    目的:探索大学生人格特质在接触网络体育信息与健康生活素养中的调节效应。方法:采用配额抽样,选取了京津冀地区的9所高校,于2021年3-7月发放问卷1800份。内容包括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健康生活素养量表和人格特质量表调查等。采用分层回归和简单斜率分析大学生人格特质在接触网络体育信息与健康生活素养中的调节效应。结果:在控制性别、年级、专业、生源地等变量的基础上,接触网络体育信息与宜人性(β=-0.072,P<0.01)、神经质(β=0.053,P<0.05)的交互项能够显著预测大学生健康生活素养,宜人性和神经质人格在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与健康生活素养中存在显著调节效应。宜人性在接触网络体育信息与大学生珍爱生命的技能(t=-3.8,P<0.001)、健全人格(t=-2.4,P<0.05)的关系中均具有显著负向调节作用,神经质在接触网络体育信息与大学生珍爱生命的技能(t=2.4,P<0.05)、健全人格(t=2.2,P<0.05)的关系中均具有显著正向调节作用。简单斜率分析发现,接触网络体育信息对宜人性较低或神经质较高的大学生的珍爱生命的技能和健全人格的预测能力更强。结论:宜人性人格降低了接触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影响,神经质人格提高了接触网络体育信息对大学生健康生活素养的影响。积极引导低宜人性和高神经质的大学生接触网络体育信息,能够有效提高其个人健康生活素养水平。

    2024年04期 v.32 621-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81K]
    [下载次数:8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亲挫折思想与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的关系:链式中介效应

    陈健;周丽华;

    目的:从儒家式应对的角度,探讨亲挫折思想与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的关系以及内部心理机制。方法:采用儒家式应对问卷、抑郁-焦虑-压力自评量表、自我损耗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对788名在读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亲挫折思想与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呈显著负相关(r=-0.49,-0.48,-0.50;P<0.001),与自我损耗呈显著负相关(r=-0.47,P<0.001),与自我控制呈显著正相关(r=0.53,P<0.001);(2)中介效应检验表明,亲挫折思想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的直接效应显著,效应值分别为-0.15、-0.14、-0.14;自我损耗在亲挫折思想与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之间起单独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18、-0.17、-0.16;自我控制在亲挫折思想与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之间起单独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8、-0.08、-0.11;自我损耗和自我控制也存在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分别为-0.05、-0.06、-0.08。结论:亲挫折思想既可以直接预测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也可以通过自我损耗和自我控制的独立中介效应以及自我损耗→自我控制的链式中介效应间接影响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

    2024年04期 v.32 627-6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3K]
    [下载次数:10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对自恋的影响:不安全依恋的中介作用

    郭丰波;陈泽为;钟乐如;黄馨如;

    目的:基于进化生命史理论探究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与自恋的关系,以及不安全依恋在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量表、自恋量表和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对51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1)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与自恋、不安全依恋、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显著正相关(r=0.17,0.35,0.35,0.17;P<0.01);自恋与不安全依恋和依恋焦虑显著正相关(r=0.22,0.32;P<0.01);(2)不安全依恋在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和自恋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35;(3)依恋焦虑在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和自恋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值为0.055。结论:童年环境不可预测性影响成年个体自恋人格特质,且这一影响通过不安全依恋,尤其是依恋焦虑而起作用。

    2024年04期 v.32 634-6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5K]
    [下载次数:8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